在全球航运市场上,紧张局势正不断加剧,船东们为争夺有限的船舶资源而展开激烈竞争,推动,在短短几周内,集装箱船日租金从10万美元/天迅速攀升至15万美元/天。
压力山大的租船市场
据《The Loadstar》报道,马士基最近以15万美元/天的天价租金,从中国台湾航运公司TS Lines租用了其新建的7000TEU级集装箱船“Kota Valparaiso”轮,为期三个月。而仅仅两周前,达飞集团刚以10万美元/天的租金租用了其姊妹船“Kota Callao”轮,这一创纪录的价格当时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更早些时候,达飞集团以每日8万美元的租金租用了TS Lines的另一艘7,000 TEU级集装箱船“TS Dubai”轮,为期三到四个月。
这些高价租船协议,标志着航运市场的剧烈波动和竞争加剧。TS Lines原本打算在新冠疫情导致的市场高峰期,通过上海外高桥造船厂订购这些船舶,以扩展长途航线。然而,随着市场在去年回落,这些船舶中的部分被租出。
马士基和达飞集团可能会将这些船舶分配到其亚洲-南美航线,该航线运费已接近两年高点。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数据,截至6月21日,上海港出口至南美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为8558美元/TEU,较上期上涨3.6%。
红海危机的干扰
红海地区的冲突进一步扰乱了国际航运路线,导致集装箱航运业的运输时间显著增加。根据供应链可视化平台Project44的最新报告,自去年11月也门胡塞武装发动袭击以来,数百艘来自各大航运公司的船舶纷纷绕道避开该区域。
苏伊士运河作为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受此影响,交通量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下降。2024年5月的数据显示,通航量较2023年5月骤减80%。报告认为,这一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即便即将到来的航运旺季也难以促使航运公司重新选择该路线。
新路线带来的挑战
因此,航运公司不得不选择绕道非洲或通过巴拿马运河,导致运输时间大幅增加。从中国到欧洲、东南亚到欧洲以及东南亚到美国东海岸的航线运输时间中位数增加了10至14天。Project44表示,这些运输时间代表了“新常态”,因为航运公司继续避开红海区域。
冲突的后果波及美国和欧洲,整体航运时间增加了近两周。尽管袭击后的初期时间表变动较大,但航运公司已适应新路线,延误时间从最初的高点减少到4-8天。
Project44建议货主在计划中考虑这些额外的运输天数,以确保货物能及时到达,以应对高需求的零售旺季。
供需关系紧张的背后
与此同时,咨询公司Linerlytica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交付的162万TEU的新造船已经被市场完全吸收,自红海危机以来,运营商绕过好望角的做法,实际上从市场上移除了超过160万TEU的运力。这种紧张的供需关系导致了租船费率和运费的持续攀升,尤其是在传统的夏季高峰季节。
Linerlytica表示:“全球仍然存在船舶短缺问题,运费和日租金在市场进入传统的夏季高峰季时继续飙升。总体而言,各种尺寸船舶的日租金持续创下新高,租赁期也在同步增加。运营商被迫为短期租船支付巨额溢价。”
物流瓶颈加剧困局
除了租船市场的紧张局势,物流瓶颈也是导致船舶可用性紧张的另一重要因素。Linerlytica估计,近期港口拥堵的增加使得市场上减少了约50万TEU的运力,目前活跃船队仅略高于2500万TEU,低于去年12月的2550万TEU高峰。
全球港口拥堵状况依然严峻,尤其是在东南亚枢纽港口如新加坡和巴生港,情况尤为严峻。上周,全球有250万TEU的船舶在排队等候泊位,占全球船队的8.4%。来自亚洲的船舶集中到达北欧,尤其是鹿特丹,进一步加剧了泊位延误问题。
在漫航观察看来,当前全球航运市场的局势堪称风起云涌,租船费率的飙升与物流瓶颈的叠加,使得供应链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场激烈的博弈中,航运公司、港口和货主必须共同应对,不断调整策略,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面对未来,我们需要从长计议,提前布局,以应对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和潜在的风险。
文章来源:漫航观察